中国历史朝代主要有夏、商、周(西周、东周含春秋和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明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主要看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各地的考古活动。泥河湾、北京元谋等等,如果逛到各地的博物馆基本都可以从当地最早的历史和考古成果开始。
农业起源:
邦国时代:3000AD-2000AD左右
夏朝(邦国后期转为家天下的国家):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没有文字。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封建制,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看完这样一部一百集的纪录片真的很不容易,宋朝和中晚期清朝的历史能活活气死人。
把日常恰好看到的和本纪录片中感兴趣部分的笔记整理一下,清朝的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走向共和》,人物还原度很高,有助于深刻了解那段历史
国家级的历史纪录片必然有其政治导向和教育意愿,明显感觉到儒家文化和佛学历史严重超标,而道家更少,其余更不必说了。不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亘古绵长,又岂能在一百集的故事里说尽呢。
夏朝尚黑,国宝为九鼎,
商汤被夏桀所囚,伊尹相救。商汤灭夏。伊尹辅佐五位君主,中国古代第一位贤相,创立五味调和说和火候论,被誉为烹饪业祖师爷。
殷商——好饮酒,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会以昼,货币是贝壳,外贸是瓷器
盘庚迁国都到殷
盘庚侄子武丁,创立武丁盛世。妻子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政治家、主持祭祀、带兵打仗东征西讨扩疆土、获独立封邑、
周文王姬昌立父志克商,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为姜子牙拉车,东征西讨,迁都,从伏羲八卦演绎出六十四卦并作《易经》。
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五万大败殷商十五万人(主要是奴隶和犯人)。邑外叫郊,郊外叫牧,牧外叫野,野外叫林
周成王即位,为稳定殷商,遵循周武王遗命由周公摄政辅佐。周公分诸侯(同姓不通婚)、迁都城、定周礼,使中国从尊鬼崇神走向礼治德治,被后人称为“元圣”,孔子使用的便是周礼。
戎夷侵犯,西周覆灭,东周开始,春秋时期
齐桓公(管仲辅佐公子小白)、晋文公(越五鼎用七鼎,流亡十九年,主政九年病死)、楚庄王(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苏秦助燕伤齐;张仪助秦;孙武与孙膑是两人,兵书也是两部;长平之战,白起败赵,六国再无能力与秦国抗争
崛起于原周王朝发祥地的秦国,其先祖相传为黄帝的玄孙女修,舜帝时赐姓为赢,殷商、西周时相继封侯,传至秦穆公,在位38年间秦国跨入春秋大国行列,四百年后后人秦始皇统一六国。
商鞅变法,家中有儿子成家,其他儿子必分家,中国五口之家小家庭成立。
秦朝总共15年,秦始皇死赵高乱国,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刘邦胜。
吕后,最早把持朝政的女人。因为她是女性掌权,所以人们只愿意记住她的秽政(人彘戚夫人、杀功臣),刻意忽略了她的诸多德政(废族诛、废苛法、制定鼓励经商的政策)。她年轻嫁中年刘邦,自己又要当后妈又要带亲生孩子,种地之余还要一边替刘邦坐牢一边被绑到项羽地当人质,刘邦打天下7年不在家被指责可能红杏出墙。杀功臣、请四老、杀情敌、杀诸王。面对匈奴不战不争。而在她死后不到两个月,刘邦孙子就起兵将吕氏灭族。
刘邦先封异姓诸侯,后逐个杀死,本人多疑,韩信彭越也曾两次出卖,将彭越剁成肉酱喂各诸侯,后定白马之盟,只有刘姓可封诸侯。死后吕后掌握朝政,吕氏死后被灭族。
汉文帝无为而治,生前死后一律从俭,出土金缕玉衣,有缇滢救父典故;景帝削藩、平七国之乱、杀晁错。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盛世。
汉武帝彻底削弱诸侯力量巩固中央集权,将国土扩大至秦二倍。派张骞出使西域、派霍去病打匈奴、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巫蛊之祸杀太子,第一个颁布罪己诏的皇帝。晚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用霍光(霍去病弟弟)辅佐,开始与民休养生息政策。
刘邦,第一个祭奠孔子的皇帝,建国初无人懂礼仪,儒学登场;汉武帝力推儒学。
昭宣中兴,休养生息,继续无为,减轻百姓负担,与武帝齐名。
汉灵帝禅位于王莽,王莽以儒学定诸多改革政策治国,换国号为新绰,西汉灭亡,十五年后农民起义被杀。
刘秀称帝,东汉开始,光武中兴。东汉末期宦官当政,三国鼎立
孙权称帝,刘备讨魏而死,诸葛亮治蜀十一年,七擒孟获(云南部落首领)、维护都江堰、兴蜀锦,征魏而死。
司马炎废魏称晋,灭蜀吴,分封地,经太康盛世,八王叛乱,三十七年的西晋灭亡,进入三百多年的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
梁武帝菩萨皇帝,兴儒推佛,节俭、吃素食,为修养心性写“断酒肉文”,逐渐演变成汉地佛教僧人吃素的习惯以及各地的素食文化;当时最大寺庙是同泰寺,梁武帝四次舍身、众大臣花重金四万亿银钱赎回的寺庙,最后一次赎回当晚同泰寺于大火中焚毁,之后的朝代不断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庙,历经修改后为南京鸡鸣寺。侯景叛乱,信佛导致国际衰落,被侯景囚禁,断食两月后坐化。(生生饿死的皇帝:开国皇帝萧衍,齐桓公)
梁朝被誉为阴雨绵绵的南北朝里的一抹晴空,梁后为陈
北魏,第一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国家,历经三代汉化拓跋鲜卑族,孝文帝迁都洛阳、更汉服、换汉姓、说汉语,实现民族大统一
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东魏为北齐,西魏为北周,北周武帝发明象棋,令僧人还俗,令儒佛道辩论,儒一道二佛三,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36岁病死。十年后杨坚在北周武帝战略上北定突厥南平陈朝完成统一大业。
杨广定科举制,设三省六部,迁都洛阳、修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李渊灭隋建唐,次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太子和弟弟,命李渊退位,后建贞观之治。
李世民子李治即位,娶后母武则天,李治死后李旦为皇帝,后被武则天废。武则天即位,设立举报箱、设武举、从基层选拔人才,改国号为周。为使自己有后继香火,将被废皇帝李旦迎回作为太子。晚年大臣叛乱,软禁武则天,封李旦为皇帝。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叛乱,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平乱,李旦让位于李隆基。
李隆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创开元、天宝盛世,晚年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经安史之乱,儿子登基,晚年孤独死去。安禄山也被儿子篡权谋杀。
唐朝宗教以道教为国教,孔儒次之,佛教第三,尊老子为李氏祖先,著名道士有孙思邈,另一道士带唐玄宗游月宫,唐玄宗就此记下天乐《霓裳羽衣曲》。
李白崇道,杜甫崇佛,白居易佛道兼修。武则天信佛教为国教。后发展至每五人一和尚,唐武宗灭佛。
唐中晚期,因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当权、黄巢起义、农民起义,朱温灭唐建后梁,后被次子所杀。(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李晔被朱温赶走,皇后路上生子,由胡昌翼抚养,后举家从婺源搬到西递,西递胡家即李氏后人)
五代十国开始,南方国家普遍重视经济发展农业,文化繁荣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杯酒释兵权,实行文人治国,死于与弟弟饮酒雪夜,留下烛影斧声的疑问。
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结束二十五年的战争,和平一百二十年。期间西夏第二任君主也休养生息,第三代君主李元昊与宋辽签订盟约。。(唐朝初年,世居青藏高原的党项人为躲避吐蕃入侵而逐渐内迁,他们是古羌族的一支,形成几个部落,以拓跋氏最大。助唐平定黄巢起义,被唐朝赐李姓。因不服宋,故建党项政权)契丹大辽崇尚白色,本信萨满教,后信佛教。后女真金国灭契丹辽国,将领耶鲁大石远走西部建立西辽,疆土达吉尔吉斯坦。宋徽宗逃跑,逼儿子宋钦宗上位,徽钦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金迁都燕京(即北京),后迁都汴京(即开封)。蒙古灭金,西辽,后灭南宋,西夏(成吉思汗死在西夏亡国前,要求不能将西夏任何人、事写入史书,仅修宋史、辽史、金史,将西夏视为附属国)。
元建大都城和上都城,皇帝一年两都巡幸两次。大都城又被称为哪吒成,南有三门,东西三门,北有两门。钟楼和鼓楼在元大都时期是城市的中心,在元代人心中顺应自然的理念里,钟楼和鼓楼是天的位置,所以在中心。胡同,原是蒙语中水井的称呼。
朱元璋灭元,建都南京。朱棣杀朱允文,用17年迁都北京。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俘虏,于谦救世,朱祁钰登基,后朱祁镇忍辱六年夺权囚禁朱祁钰杀于谦。
嘉靖信道教,严嵩写一手好青词受重用,因嘉靖皇帝宫殿着火、推荐嘉靖祝明英宗被囚的宫殿受怀疑,后被弹劾。隆庆和万历期间,张局正改革,功在谋政拙于谋身,死后万历抄家。万历二十年不上早朝,是不上早朝时间最长的皇帝。明末白银奇缺,主要从美洲和日本进口。后经济危机爆发,欧洲制定了金本位的近代金融制度,发行纸币。万历后木匠皇帝在位6年,崇祯当十七年皇帝后明代灭亡。
努尔哈赤其父和祖父本为明将作向导,被误杀后由努尔哈赤担任。统一女真后打朝鲜,定盟约,在宁远之战被袁崇焕大败后死。皇太极即位,设计令崇祯认为袁崇焕叛变将其凌迟。皇太极在沈阳即位,定满洲国大清。入关前病故,多尔衮辅佐顺治即位入关。顺治得天花死,康熙六岁即位,接受儒家文化,杀鳌拜,平三藩。雍正勤政活活累死,乾隆闭关锁国让马嘎尔尼吃了鳖,在这位老小子的诅咒下,120年后大清灭亡了。
只看了第一集,只论这一集,先说个人结论:质量很差,纪录片只是幌子,实质是宣传大一统大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机器。
故事叙述很乱什么的都不说了,可是连推理逻辑都很随意。崇祯的诏书那里,人家一个字也没提贪腐,怎么就看出来崇祯在批判贪腐的?还有说丝绸之路自汉武帝建立以来从未中断,这已经是基本的历史错误了,怎么写出这样的稿子的?
通篇一种中国历史就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的语调,然后再选择碎片化的历史现象去强行“证明”它。根本说不完,反正粗制滥造
1,非常主旋律的纪录片,唯物史观下的作品,同时强调多民族、大一统意识,服务于当下统治需求。
2,拍摄了很多最原始的文物、史料、遗址,特别是一些近年的考古发现,比如海昏侯墓,使得很多观点有了有力的支撑。
3,对某些历史时期的解读角度很新颖,比如两汉经学、清议与党锢、海疆互市,能让人从纷乱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一条比较根本的线索,从而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个时代。
4,采访到的一些历史专家很有个人风格地,很有温情地解读,让纪录片变得有些有趣了,有些“心灵史学”的味道。其中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南北朝部分的楼劲、梁满仓,明朝部分的商传。
5,还原历史场景的一些表演和动画太渣了。演员形象不和历史人物,化妆潦草,服装不合身,表演业余,全是槽点啊。动画连电视剧水平都达不到啊。不过这都不是评价历史纪录片的关键点,不影响对这个片子的五星评价。
100集....实在太长了.....比《甄嬛传》还长.....
而且《甄嬛传》我一口气能看一个通宵,而《中国通史》真的是看超过30分钟必犯困....
虽然还是蛮精彩的。
刚开始找历史纪录片的时候,网上评价这部《中国通史》适合作为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辅材用,有助于将整个5000年历史拉通了解一遍,恩....很适合我....
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看完,先趁热写前14集的观后感吧。
其实也不是观后感,只是随手记一下自己有印象的知识点。都是很简单的历史知识,作为一个许久不曾学习的人自我记录吧。
【1】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从现在倒推5000年是华夏大地出现古猿人的时间,5000年的历史就是从那时记录开来的。
【2】
人确实是猴子变的,当人还是猴子的时候,大脑体积很小、褶皱很少,所以人还不是人,只是猴子,还是猿猴。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猴子开始需要离开树上,来到地面寻找食物。这就需要他们的两条前腿逐步承担从地上拣果子、搬开石头看有没有吃的、拨开挡路的草木等功能;而两条前腿去做这些了,后退就需要变得更发达,以便支撑整个身体。慢慢地,猴子站起来了,从猿猴变成了猿人。这个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古猿人有元谋人、山顶洞人,元谋人在现在的云南地区,山顶洞人在现在的北京附近。
【4】
猿人不会制造食物,只能被动的等待大自然的给予,活下去很艰难,所以族群而居。后来,猿人学会了制造食物、使用工具,猿人就成了人。会使用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人和猿人的根本区别。
当人学会种粮食,不再为饿死而发愁,就会有更多的人和人的脑子解放出来,去从事制造业和手工业等,这就使得社会有了分工。
【5】
早期,众多人生活在一起,有一个首领,这时还不叫做“国”,叫“部落”。华夏大地有很多部落,例如现杭州附近生活的人,他们留下的遗迹称为“良渚文化”。那时各部落之间就已经开始由交往、或战争的寻在了。
【6】
尧、舜、禹都是早期大部落的首领,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第一个皇帝。启也是夏朝的皇帝,他是我国国君“世袭制”的开端人物。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有名的暴君。
【7】
商朝的首都是朝歌。商王汤是商朝的第一个皇帝。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妲己是商纣王宠妃,酒池肉林用来形容商纣王的荒淫无道。
【8】
青铜器在商朝蓬勃发展,工艺发达,商朝的振国之宝是司母戊鼎。
【9】
周文王是周朝代商的奠基人,姜子牙“吊”的就是周文王。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皇帝,周武王的弟弟是周公旦,儿子是周成王。周成王登基初期不相信周公,后来看到周成王写得“愿代武王死去”的手书,才相信了他。
周公摄政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稳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制:周推翻商王朝的初期,政局并不稳定,为了能够全面控制商朝广阔的疆土,周工将王公贵族、世家大族分封为王,并给他们划分土地。他们享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可以征收赋税、拥有自己的军队,只需每年向周王朝进贡即可。
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将王公贵族联系在“一棵树”上,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皇帝是树根,皇帝的儿子、兄弟向外分支;而在每一个分枝上,儿子、王爷又都是对应的“根”,爵位一律由长子继承,这就是世袭。虽然长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十分有利于周朝初期证据的稳定。
另外,周公是“元圣”,他提出了礼乐等级制度。皇帝与诸侯国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等等,在服饰、生活用具、祭祀等方面都有严格地等级,不可僭越,这就是礼。而“乐”是“礼”的变现,礼是规矩,乐是形式。()
【10】
周幽王是周朝有名的暴君,“烽火戏诸侯”就是他为了讨好他的宠妃褒姒而假燃烽火,戏弄诸侯。
【11】
春秋时期是霸主政治,谁有能力,谁就具有被承认的霸主地位。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管仲提出的。晋文公是第二个霸主。楚庄王是第三个霸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出自楚庄王。
【1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人。孔子出生在山东尼山的一个山洞里,故起名仲尼。孔子一生仕途不顺,曾游走列国,但他的仁政、爱民的理论在充满硝烟的春秋时代并不能得到在位者的支持。58岁时,他结束了颠沛流离,回到鲁国(?)开设学堂。
【13】
战国时期也是霸主政治,但是
未完
已经看到了第25集 观后感 Review 一句话概括内容梗概: 感叹人类历史发展很快。泱泱华夏, 台词摘抄: 1.《中华道路》丰富多彩,绵延不断。神秘的北纬30度。轴心时代。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百家争鸣。太牢礼。程朱理学。以礼治国。阳明心学。(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徒法不能以自行。北魏均田制。隋朝三省六部制。太祖长拳三十六式。武王伐纣。乡愁。 l2.《中华先祖》吴新智院士,旧石器时代,古人(猿人)→新人。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小长梁泥河湾人,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火🔥。广西崇左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贾兰坡)。 3.《农业起源》。仙人洞遗址。马尼士。新石器时代。民以食为天。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良莠不齐。粟王朝。谷,小米,磁山⛰️文化。人猪🐷合葬。五谷六畜。兴隆洼遗址。 4.《文明起源》。河南渑池县。瑞典安特生,仰韶文化。标志着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安徽凌家滩遗址。辽宁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华第一龙🐉。兴隆沟遗址,陶人。湖南城头山⛰️遗址。良渚文化,玉琮。岫岩县,玉猪龙🐉 5.《邦国时代》。石家河遗址。禹伐三苗。文尧。陶寺遗址,圭表。石茆遗址。陶鬲。玉琮,玉钺。新石器时代晚期。从满天繁星到月明星稀。 6.《夏王朝觅踪》河南禹州。鲧gun。禹步,禹陵。二里头遗址。水书,水族,水书先生。夏桀,十七位。家天下。新砦期文化,太康失国。傩nuo舞表演。后羿代夏,少康中兴,王城岗遗址。 7.《殷商兴亡》公元前1600年,17世31王,500多年。玄鸟生商。成汤,伊尹,鸣条会战,《汤誓》革故鼎新。尚白。伊尹放太甲,厨圣。盘庚迁都。殷墟遗址。武丁&妇好。帝辛,羑里墓。《周易》。吕尚,百家宗师。牧野之战。 8.《商代文明》刘鄂《铁云藏龟》甲骨四堂。六书,造字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傩舞。酒。青铜器,后母戊鼎。金鼎文。 9.《武王克商》周原。吕尚,文王拉车八百步,渭水钓鱼🎣。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东夷之祸。孟津观兵。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10.《周公摄政》元圣,周成王。岐山转鼓🥁。分封制&宗法制。宗周,家国同构。何尊(中国二字),镐京(西安),东都洛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周礼。制礼作乐。礼乐文明。
看到22集,不打算继续了。太墨迹,废话多信息量少,本想每天看一集带着复习复习中国古代史的,现在看来还不如直接看书来的快。
前面的没啥兴趣,从夏王朝开始越来越好看【推荐大家来b站看啊,增加弹幕】
中国考古界有两股神秘的力量:1、正在耕地的农名 2、正在施工的某施工队
看完100集后恍如隔世
中国24史 多少的人物传记 可以拍多少的电影和电视剧。可惜近些年拍的越来越少。
最为关键的南北朝与五代十国这两个乱世完全避重就轻,所以不能给高分。
投入那么多,历时那么长的大型纪录片,居然并没有预期那么好。一集一集的内容和描述老是重复还有自相矛盾,而且有些东西略带主管,怎么跟历史书上一样就喜欢下定论呢,不能好好的偏重于陈述事实吗?
题目太大,100集也只能泛泛的讲,很多点都没有涉及到,但作为一个科普节目,做到了该有的水平,非常适合入门级历史爱好者来学习。
很良心了,基本算通俗易懂,虽然并不是100集都看了
要是我小时候能有这种片子看就好了
打开电视机,也就这样的节目能让我停留下了
史观和角度夹带私货
与其封几个小众艺人,不如多在寒暑期档少放些脑残剧,多放些这样的记录片给大家洗脑好吧?我朝官员的脑子都去泡药酒了吗?[白眼]
不同的文明在不同的轨道上各自奔跑,总有一天他们会相遇,交锋,或者是在公元1644年,或者是在公元1840年,也可能是在未来的任何一天。
太好了,良心纪录片!应该好好出产这样的片子!
央视这个质量实在讲不过去
官方纪录片总算不再像资治通鉴一样只关注政治与军事了,经济、文化、甚至建筑、艺术的比例明显增加,汉以前的部分最新考古资料利用的也不少,有进步。
每日锁定CCTV6。总比看杨洋们的偶像剧多点营养。
麻烦那些骂的能看完再说话吗?这部纪录片基本按照“军事,文化,政治,经济”把中国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一一阐述,文案绝妙,节奏稳妥,解说语气跌宕起伏,看着很有感觉,干货很多,评论也较为中肯,很难得的优秀纪录片
文案神似中考范文。